“中国海带之乡”
“中国紫菜之乡”
“中国最美的半岛”
“中国最美的滩涂”
“中国最美的海岸线”
“闽浙要冲”“鱼米之乡”
“海滨邹鲁”……
它拥有如此多的美誉
图源:霞浦县融媒体中心
它是福建霞浦
以曼妙光影、富饶资源的魅力
以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活力
今天霸屏央视足足23分钟
引全国聚焦!
《走进县城看发展》
今天来到福建霞浦
霞浦地处福建省东北部,全县海域面积是2.8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05公里,浅海滩涂265万亩,大小岛屿411个,是福建海域最大、海岸线最长、岛礁最多、浅海滩涂最广的沿海县份。
丰富的海洋资源让霞浦因海而生,靠海而兴。霞浦的年水产品总量在40万吨以上,全县56万人中有接近一半的人从事海洋产业,全县年渔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
近年来,霞浦靠海而兴,有了新的发展思路,打造集山、海、川、岛、林于一体的文旅产业,获得了最美滩涂、最美海岸线等美誉。
福建霞浦上新了!
大黄鱼捕捞季
舌尖上的鲜美
↓↓↓
渔排上的智慧海洋平台,通过大数据实时监测,保护海洋生态,智慧渔业助力可持续发展。除了鲜活的大黄鱼,当地还开发了不同的产品,比如大黄鱼预制菜,各类即时海鲜等等,霞浦的海鲜也正在向精细化加工转型升级。优势产业发展,快速助推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老百姓的生活也在不断提高。
丑萌“绿鳍马面鲀”入群
霞浦千种海鲜
让人大开眼界
↓↓↓
种类繁多的同时,霞浦的水产品也从初级农产品朝着多元化的精加工发展,当地海产品不仅仅是在国内买,也在全球卖。数据显示,2021年,霞浦电商产业园中入驻的企业和个人达6万多户,营业额超过五亿元。从初级海产品,到深加工,海洋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去年,霞浦全县年渔业总产值超100亿元。
传统渔村变“光影小镇”
海清山美农家乐
↓↓↓
都说霞浦是一个非常出片儿的地方,而且容易出大片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片海一年四季的景致是随着这些海上劳作的变化而变化,比如说春天讨小海,夏天收生蚝,秋天晒紫菜,冬天拉网捕鱼……可能很多地方都有海,但是霞浦的这片海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传统的渔耕文化而多了一份灵动色彩,不管是晴天的缤纷海滨,还是阴雨天气的水墨滩涂,这片海每年都能吸引60多万人来到这里摄影和旅游。三沙镇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逐渐蜕变成在摄影圈内小有名气的光影小镇。
↓↓↓
十年发展
山海之间说幸福
↓↓↓
福建霞浦,一座被大海环抱的县城。近年来,当地持续壮大海洋养殖,全域旅游两大特色富民产业,让海洋经济成为助力霞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同时通过对海滩、海岸、海岛的综合开发,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新城,不断提升百姓的获得感。
一起去福建霞浦
寻找“心中的那片海”
霞浦三面山峦环绕,一面濒临东海,整个县城在海的环抱中。长春镇、沙江镇、海尾角、四礵列岛、小皓村、高罗澳……这些听说过,没听说过的村落、岛屿组成了霞浦。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编辑:王路遥、段圣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