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华社刊发图片新闻:福建省成立妇幼专科医疗联合体。
日前,由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牵头,首期福建省内10家公立医疗机构正式签订协议,成立福建首个妇幼医联体。
“医疗联合体”,这个比较专业的名词,关心健康的你一定要知道。如果对家附近的医院不放心,去省里大医院看病又觉得很折腾,“医联体”或许能解决你的问题:
2015年10月,福建省出台《福建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指导意见(试行)》,提出省级三甲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按照对口支援关系、群众就诊流向,通过对市级、县级医院的医疗合作或者托管等多种形式,长期派驻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建立管理帮扶、技术协作和双向转诊关系,整合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组建跨设区市综合、专科、中医医疗联合体。
也就是说,省里的三甲医院们要和基层医院合作,共享资源了!其中:
■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应完成组建跨设区市综合医疗联合体。
■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省孟超肝胆医院、福建省皮肤病性病防治院应完成组建跨设区市专科医疗联合体。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应完成组建跨设区市中医医疗联合体。
文章开头写到的妇幼专科医疗联合体,就是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牵头组建的。省里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是为了促进人才、技术、管理等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促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上级医院的医务人员到县乡等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服务视同晋升前下乡,其服务时间可以累积;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工作视同进修;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的医师在医疗联合体实行区域注册。
■上级医院要为医疗联合体内基层医疗机构预留转诊号源和床位,方便医疗联合体内双向转诊。
■上级医院承担疑难复杂危重疾病的诊疗,开展各专科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医疗技术;下级医院承担常见多发疾病和特色专科疾病的诊疗,开展常规诊疗技术;基层医疗机构承担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和慢病管理,开展部分常规诊疗技术和康复等治疗。
■联合体内上级医生到下级服务,按照对口支援相关政策,可以给予适当报酬。患者点名选择上级医生利用工休、假日时间在医疗联合体内其他医院开展医疗服务的,其服务费用由双方协商确定。
政策还有很多,那“医联体”建得怎样了?联播君根据网上资料整理了一下,提供给大家:
不全的地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或者微信后台留言补充,提供给有需要的朋友们~~~